2024年10月24日至27日,“第九届学习词典与二语教学国际研讨会”(The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dagogical Lexicography and L2 Teaching and Learning)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本届国际研讨会聚焦“AIGC时代的学习词典编纂与知识服务”,由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主办。法国奥尔良大学(卢瓦尔语言学实验室-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塞吉巴黎大学(Jean Pruvost中心实验室)和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协办。会议吸引了来自丹麦、南非、以色列、法国、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加拿大等11个国家及国内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56所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共计12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大会共收到会议摘要82篇,论文全文20篇。
AIGC时代为学习词典的编纂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学习词典的编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编辑和更新方式。大会紧扣“AIGC时代的学习词典编纂与知识服务”的主题,围绕学习词典与语言技术(尤其是聊天机器人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词典介入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媒辞书理论与实践、词典与语言及非语言知识服务以及词典或词汇项目进展等多项议题展开研讨。会议组织了3场大会主旨报告、4场主旨论坛报告,1场辞书出版专题论坛,同时还设有10组平行论坛。讨论题目覆盖面广,研究方法多样,语种丰富。
直面AIGC时代新形势 勇促辞书事业新发展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耿云冬主持本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开幕式上,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冯国林代表学校向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冯国林书记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历程,强调了华中农业大学与词典的不解之缘,希望参会专家与学者充分享受学术交流的乐趣。
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兵教授致开幕辞,田兵主任首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筹办过程,随后阐释了专委会在促进中外辞书学界互动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进而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双语词典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新技术时代双语词典的发展前景。
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王仁强教授代表中国辞书学会向本届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王仁强教授对数智时代如何汇聚中外智慧推进辞书编纂创新与理念革新提出期许,倡议辞书界共同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不断完善双语词典的编纂及研究方法,促进双语词典的多元化发展。
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代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张春明主任代表辞书出版单位向大会致贺辞,张春明先生分享了辞书出版行业面临的新挑战,并表达了出版行业与高校院所加强交流,共同应对辞书出版新形势的意愿。
AI赋能学习词典 加快词典编纂进程
第一阶段的大会主旨发言由王仁强教授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章宜华教授以“大语言模型助力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研究”为主题,系统阐释了大语言模型在促进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方面的独特优势。章教授从多模态释义的理论框架入手,从多模态表征层面、技术层面和工具层面对多模态词典释义的模式和多模态表征机制进行综合讨论,并重点聚焦大型语言模型(LLM)在促进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创新贡献。最后,章教授探讨了多模态释义模版的编制、多模态文本的结构特征、多模态关系网络的构建和多模态释义的实例分析等,为大语言模型赋能学习词典的多模态释义研究提供了极具启发意义的全新见解。
国际知名词典学家、丹麦奥胡斯大学Sven Tarp教授以“The Best of Two Worlds: From Glosses to Dictionaries and Back Again”为主题,深入阐明了人类编者与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词典编纂活动中的协同关系,认为人类编者在数智时代的词典编纂活动中仍可发挥独特优势。
回归辞书本体 锤炼编纂技艺
第二阶段的主旨发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胡文飞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和赵诗雨博士以“汉语动词性并列复合词的词类标注困境与出路:基于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的研究”为主题,对科学主义词类研究方法论进行了反思,以“X击”的词类标注问题为切入点,基于汉英/汉语词典和汉语语料库对动词性并列复合词的词类问题进行探讨。调查发现,权威词典倾向于将“X击”作单类动词处理,但同一词典部分词条微观结构之间自相矛盾,不同词典部分词条微观结构之间相互矛盾。然而,基于语料库使用模式的调查发现,“X击”的词类具有多态叠加的不确定性:其初始词类多为动词,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涌现出规约性的名词用法,其中“突击”还兼有形容词和副词用法。王教授以详实的例子阐明了“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指出量子思维在破解词类难题中的重要作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田兵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田嘉茜以“Translation and Dictionary Making: The Case of Rendering Dr. Johnson’s Preface (1755) into Chinese”为主题,阐释了如何充分利用单语和双语词典获取词汇信息,并结合释经学和跨文化视角进行翻译,将词典编纂与翻译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田教授聚焦五部英语词典,对一些单词和短语,如sense、by design、for、but 等进行了调查,以考察从哪一部词典中可以更好地获取哪些词汇信息。田教授指出,此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同时充分利用了单语和双语词典,在训诂学和跨文化视角下开展翻译任务,并将词典编纂和翻译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过程结合起来。并且,本研究也可被视为近年来人工智能翻译工具的试验案例。
国际知名词典学家、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Rufus Gouws教授和Theo J.D. Bothma教授以“Information Retrieval Structures in Online Lexicography”为主题,详细探讨了面向用户使用需求与查阅特征的数字辞书信息检索结构革新问题。他们重点讨论不同词典工具中信息检索结构的不同方面。这些工具包括各种词典,也包括读写辅助工具。他们的研究提出了如何快速获取数据,以及如何使用数据指标引导用户查找复杂信息的建议。Gouws教授建议采用新形式的检索结构和检索途径,以最佳方式为用户提供帮助,并指出,重点应放在词典工具的用户友好性上,以提高词典使用的质量。
汇聚中外辞书人智慧 共商辞书发展新出路
大会主旨论坛分别由西南科技大学陈丛梅、上海杉达学院曾泰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徐海和华中农业大学徐贝贝四位专家主持。来自中国、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以色列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6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大会主旨论坛发言。
大会主旨论坛发言中,JelenaKallas、Pedro A. Fuertes-Olivera、IztokKosem、Marco C. Passarotti、Annette Klosa-Kückelhaus、Rute Costa、Ana Salgado、陈恋、NoéGasparini、Christoph Rey、PilarLeÃónAraúz、IlanKernerman、Nadine Vincent、多位专家学者对欧洲辞书的数字编纂进行了探讨;胡文飞、徐海、黄芳、杨玉玲、李茜、耿云东(按发言顺序排序)等多位专家从双语词典与数智化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展开研究,希望为人工智能时代的词典编纂提出新思路。中外学者齐聚一堂,共享辞书编纂新进展,共商辞书编纂新出路。
AI引领编纂新方法 助力辞书编纂新理念
第三场大会主旨发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赵翠莲教授主持。南京大学魏向清教授和南京工业大学孙文龙老师以“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Human Wisdom: The Technical Philosophy and Knowledge-beliefs of Lexicographers in the AIGC Era”为主题,以非遗术语条目编写为个案,深入阐释了人机共生互助理念在未来词典编纂的应用前景。魏教授指出,在这个 AIGC 时代,人机关系已成为许多不同领域的热门话题。关于人类专业知识在未来的作用的激烈辩论和担忧屡见不鲜。魏教授研究了 AIGC 对术语词典编纂的影响,并将其与人工生成的内容进行了比较。最后,魏教授指出,在未来的词典编纂中,人工编纂者应保持对自己知识再现智慧的信心,并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机器智能。
复旦大学高永伟教授以“AI赋能的双语词典修订”为主题,结合大中型英汉词典、学习词典以及术语词典等三类词典,探讨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通过技术赋能高效地开展词典的修订工作,并围绕新词的筛选和例证的翻译、润色等方面分享了他应用大语言模型助力辞书修订的体验与思考。
“辞书出版专题论坛”由商务印书馆吴冰老师主持。出版论坛聚焦“AIGC时代的词典出版”,商务印书馆郄一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申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陈飘平、英汉大词典编纂处朱文慧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宋晓蓓等五位辞书工作者分享了各自单位在品牌辞书数字化提质升级中的具体做法,给会议带来了来自辞书出版行业发展前沿的新动态,促成了学术界与出版界之间的深入交流。
传统数智相交汇 思维碰撞出新知
在分组发言环节,共有70名参会代表做了发言汇报。各小组分别聚焦学习词典与语言技术(尤其是聊天机器人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词典介入式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融媒辞书理论与实践、词典与语言及非语言知识服务以及词典或词汇项目进展等五大研究议题。各平行小组的发言既关注传统议题(如语言学理论与学习词典编纂),又凸显数智时代特色,尤其是大语言模型在学习词典编纂中的应用,不仅涉及双语词典,也涉及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学习词典。大家积极交流理论构思与实践经验,充分展示了学术研讨的精彩。
推动协同编纂 不惧时代挑战
会议期间,10月24日晚召开了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常务理事会听取了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的年度工作总结及本次会议的筹备报告,对经专家评审的优秀论文评选结果进行了审议,讨论并通过了双语辞书专委会有关增补副主任及理事人员变更事宜,并就2025年第十六届专委会年会的承办单位进行了商议。
10月26日下午,大会闭幕式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综合语种教育出版分社社长邹皛白女士主持。论文颁奖环节,章宜华教授、田兵教授、魏向清教授分别为获得“优秀论文奖”一二三等奖的年青学者颁发了获奖证书。总结交流环节,10位来自平行小组的代表对各个小组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做了总结汇报。随后,双语辞书专委会副秘书长李茜教授宣读会议纪要。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主任田兵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并宣布了2025年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的申办单位名单。至此,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中国辞书学会双语专委会秘书处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