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4日上午八点半, Patrick Hanks教授在第六教学楼A209室进行了他此次来广外的第二场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章宜华教授主持,我中心全体教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讲座,并吸引了众多校内外师生参与。
Patrick Hanks教授在前一天讲座的基础上继续对Exploitations Rules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他以幽默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简明的提问与听众进行互动。整个活动过程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此次学术报告,他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讲座开始时,Patrick Hanks教授对讲座的整个大致框架做了简要的解释,内容主要有自然语言的类比性和创造性,Phraseological norms, exploitation rules,区分比喻意义和字面意义的标准,以及明喻的结构。
接着,他再次强调单个词汇是没有意义的,只有意义潜势,通过在各种语境下,意义潜势得以实现。
然后,他分别阐释了几种Exploitation Rules。第一个规则是省略,他通过Julian Barnes所著的文中hazard various Stuartesque destinations这个例子来承上启下,引出省略规则,之后又指出Stuartesque也是一种exploitation。接着继续讲述其他exploitation rules。
在讲述前他用问句逐步引导“what do you vacuum?”,而后说明了vacuum作为动词的pattern和implicature,给出了vacuum a moose这个动词后加非常规论元的这种exploitation的方式。
在讲述互文参照这个exploitation规则时,他提到了Hoey的词汇触发理论。他通过size这个例子来导出意义是随着社会、科技等发展而不断发展或衍生的,语言也是如此。他解释了size的词源以及意义的发展,通过这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此道理。
接着他讲述了几种明喻的结构,然后利用两本英英词典,柯林斯和麦克米伦词典现场查阅simile的定义,分别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并通过两个例句对simile与comparison进行了对比,用例句论证了比喻并不一定都是建立在感知经验上的。明喻允许不符合逻辑的形式出现,比如 a broiled frog和 a demented lighthouse,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吸引读者注意。
接着Patrick Hanks教授用launch这个词汇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来引出比喻意义和字面意义的不同,并指出其基本的不同是抽象意义和具体意义导致的,以及resonance是比喻意义产生的必要条件。接着他区分了conceptual 和 linguistic metaphor,并给出了相应例句。
然后他用Muriel Spark的小说中的一小段对白来区分明喻和暗喻。他又接着用例子阐明了轭式修饰法、讽刺法和双关法等exploitation方式。
最后,他描述了判断比喻意义的五种可能标准,包括词源、抽象性或具体性、词频、语段以及resonance。并且用具体数字指出了明喻在文章中的分布特征,不同文章类型明喻的比例不一(如小说中明喻数量较多,而在非小说作品中明喻数量则明显少得多),明喻在每一文章中的分配亦不一,论证有说服力。
Patrick Hanks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加上生动活泼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给听众们带来了这场学术报告,更重要的是,讲座过程中,他用了丰富的例证,并结合简单现实的例子来阐述他的观点,语言简洁生动,内容深入浅出,易于明白。这场学术报告使在场师生受益良多,极其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和学习。
蔡燕茹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