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心简介|学术队伍|新闻中心|招生培养|教学科研|创新团队|下载|English
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心要闻>>正文
“广外-外教社《英汉双解词典》编纂工作”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0-12-06 00:00  
    
    2010年12月4日上午9点,词典中心在第四教学楼424室成功举行“广外-外教社《英汉双解词典》编纂工作”研讨会。章宜华教授主持了本次会议,参加会议的主要成员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副编审高云松、张逸岗,编辑章骏德,词典中心夏立新、马立东、徐海、何家宁、李茜、马志刚老师,参与此次词典编纂的全国各地的老师以及词典中心在读博士生、研究生等。

    会议开始后,庄智象社长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论了他对此次研讨会的想法。首先,他提到出版工作反映了国家外语教育工作的水平,作为词典编纂和出版工作者应在记录和传承文化方面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不要满足于现状,应当以培养引领市场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同时,应当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学术信息,这对缩小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促进我国科研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庄社长强调词典编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教学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提高整个国家的外语学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词典的成果是对国家文化发展的一种积累和贡献。
    
    庄社长指出:词典编纂工作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必要的奉献精神。最后他表明:虽然目前纸质词典的市场不容乐观,但他相信这种“瓶颈期”不会太长。中国双语词典的消费需求非常大,如果我们能从中国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认知特点以及中国独特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双语词典编纂理论体系,我们就可以走出这种困境。

    随后,章宜华教授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了新一代英语学习词典的设计理念、体例结构和现在编纂存在的问题。第一:辞书市场的现状。英语学习词典在我国用户群和社会需求在逐年上升,而国内英语学习词典的市场在缩小。第二:市场问题的根源。同质化,缺乏创新,不考虑用户的国别需求是问题的主要原因。同时,也由于国内辞书界不重视自主版权的词典编纂和出版,缺少基本投入,走“短平快”的路子。第三:国内原创词典的可能。他以苹果和微软为例,再次表明创新是国内英语学习词典市场改变不利局面的关键。对于词典而言,最主要的就是抓住用户心理,满足消费需求。第四:二语习得与二语学习词典。二语习得中的认知经验与语感,语言输入与学习者二语语感以及认知语境都是词典编纂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第五:新一代学习词典的必要理想特征。词典编纂的国别化特征,用户特征,词典认知的经济性特征以及意义驱动的多维释义特征。第六:双语双解学习词典的释义原则。释义的国别实用性原则,语块原则,释义的百科原则,释义的多维原则以及释义的整体原则。第七:现状存在的问题。第八:参考词典。

    接着,李亮博士向大家介绍如何利用互联网高效率地找到例证和对比显著性例证的差异性。他认为,应该建立“低频义项标注的词典编纂的例证语料库”。同时,他推荐大家使用“http://www.webcorp.org.uk/”这种语料库语言学的新理念的测试平台,很有助于高效率地查找例证。最后,李亮博士也给大家提供了一些常用的文学类、新闻类和科技类的网站,可以用来查找不同语域的例证。

    下午的会议主要是进行小组讨论。所有与会人员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由夏立新和马立东老师主持。各位代表踊跃发言,荣月婷、温海芬、吕靖等参编人员交流了在词典编纂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章骏德编辑提出了词典编辑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尽量不涉及政治性、宗教性的内容。马立东老师向大家讲述他是如何解决词典编纂过程中的难题,他严谨治学的态度令大家备受感动,同时也得到了启发。热烈的小组讨论将此次会议推向高潮。

    小组讨论结束后,章宜华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庄智象社长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点评,他对此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效表示满意。最后,他强调:弄清词典编纂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十分重要,词典的编纂不仅是一种科研的过程,也是理论学习的过程。除了提高认识之外,还应有健全的机制作保障。
撰稿人:程功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
Copyright © bilex.gduf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